江苏网信网 > 传播前沿 > 网络传播 > 正文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丨行走江苏790公里,读懂运河2500年
2023-08-18 15:40:00  来源:现代快报+

江苏,是2500岁大运河的生长原点,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790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纵贯南北,至今千里赖通波。8月13日至16日,“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举行。来自中央、省属、地方的20多家媒体走访了扬州、淮安、常州、苏州四座运河城市,沿着千年运河,触摸江苏文脉,寻访超级工程,体验运河边活色生香的生活,打卡生机勃勃的运河新貌。

“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等八省(市)网信办主办,人民网、现代快报网承办。

沿着千年运河,触摸江苏文脉

水脉与文脉自古交融。中国大运河江苏段沟通起了长江、淮河、故黄河,串联太湖、高邮湖、洪泽湖、骆马湖等湖泊,是连接南北水系的重要通道,不仅被历代文人雅士歌颂吟咏,还为江苏带来了昌盛的文化。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首《枫桥夜泊》,伴随着寒山寺的钟声流传了上千年。在苏州枫桥夜泊景区,采访团成员们看到,游人如织,横跨在运河上的枫桥,造型古朴简单。

“枫桥因诗而起,因河而兴。”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张一帆介绍,“得益于古驿道和大运河,南北舟车在此交汇、漕运繁忙。明清时期的枫桥是全国最大的米豆集散地,枫桥米市的‘枫斛’成为全国度量器具的标准。”

苏州成全了诗人张继,而常州却承载着苏东坡最后的乡愁。“今且速归毗陵,聊自憩,此我里”,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东坡从海南获释北归,选择常州作为终老之地。

在位于常州老城中心的苏东坡纪念馆,采访团成员看到东坡先生曾使用过的宋代古井,也看到他最爱的紫藤再次零星绽放。苏东坡一生曾14次来到常州,第一次踏上常州土地,到常州买地,到最后北归常州,都是通过运河而来。

在扬州文汇阁,历时12年复制完成的《四库全书》在记者们的眼前铺陈开来。据了解,文汇阁曾毁于战火,今年4月复建完成并正式开放,《四库全书》重新入藏,时隔169年书与阁再次相逢。

《四库全书》成书后共抄写了七部,其中五部都藏于大运河沿岸,这是为什么?扬州国旅文汇阁管理部经理邵媛认为,除了北京是首都之外,扬州、镇江、杭州这三座运河城市都因为大运河而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文化高峰,“南三阁”建成之后,也对江南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寻访超级工程,江苏智慧助江河安澜

你知道国家超级工程南水北调从哪里开始吗?东线工程源头就在位于扬州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从这里,一江清水向北输送。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于1961年,是全国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规模最大的泵站枢纽。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钱邦永表示,目前江都水利枢纽已经实现了远程监测和调度。“未来,在泵站管理的智能化建设和集中远程调度、控制方面,还将有进一步的规划。”

在淮河、运河相交处,采访团成员们在淮安打卡了亚洲最大“水上立交”。上部的京杭大运河航槽,横跨在淮河入海水道之上,两条水道立体交叉,互不干扰。采访团的记者们登上钢索缆桥,远远看去,平原千里莽莽苍苍,脚下是浩浩汤汤的运河水,不时有船在桥下穿行。

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工程管理处大运河立交管理所所长李璟介绍,“因为大运河的日常水位要比淮河入海水道高出五六米,所以这两条河流相交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工程措施。”据悉,淮安水上立交未来还会有二期工程的建设,“一旦二期建成,淮河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入海通道。”

好吃又好玩!来体验运河边的活色生香

大运河不仅文脉悠长,它的便利交通也为两岸人民带来了活色生香的生活。爽滑不腻的文楼汤包,千锤百炼的钦工肉圆,油香酥脆的淮安茶馓……在淮安河下古镇逛一圈,让人直呼真香。

“不愧是世界美食之都!”“这些美食的诞生和大运河有关吗?”采访团成员们一边品尝着特色美食,一边将目光投向了身旁的运河。河下古镇景区负责人马千里告诉记者们,便利的交通带来了南北食材的交融,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淮扬菜饮食文化。“古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这里的美食有不少都源自水中,比如软兜长鱼,还有蒲菜。”

行走在苏州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同样能撞见人间烟火气。眼前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耳畔是吴侬软语、声声评弹。一家家店铺枕河而建,不少身着汉服的姑娘在河畔留下温婉倩影。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是中国大运河遗产点,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平江路南入口处,采访团成员们看到,碑亭中有一块南宋《平江图》石碑的复制品。比对发现,这里相对完整地保留了自唐宋以来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堪称是一幅活态的宋代《平江图》。

自2002年启动平江路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先导试验性工程以来,当地政府通过遗产修缮、古建再利用、传统文化空间保护等方式,使传统生活形态和风俗得以保存,形成了如今“此处最江南”的文化空间。

遇见运河新貌,文旅融合“圈粉”年轻人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生机勃勃。

在常州运河五号创意街区可以看到,斑驳的老墙,大面积锯齿形厂房,高耸的烟囱……走在街区中,当年工厂林立的繁华依稀可见。

工业遗产是常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资源。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依托恒源畅厂旧址建立,将“古运河畔老工厂”打造成了“常州文化新码头”。沿着街道一路走进运河五号小剧场,里面复原的老旧场景,让人一下穿越回常州老城厢。这是常州市首部沉浸式话剧《织梦运河》的演出地,在故事发生原址的老厂房里,让观众了解这家纺织企业的兴衰流变。

运河边最火爆的博物馆在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必须拥有姓名。采访团成员在馆内看到,这里人气爆棚,全国各地的游客汇聚于此。其中人气最高的,当属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现代快报策划制作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馆。

观众身处5面屏环绕的空间中,通过裸眼 3D 技术,一镜穿越 17 座运河城市。伴着潺潺流水声,穿过杭州拱宸桥、苏州吴门桥、无锡清名桥,运河两岸的秀美江南依次展开。

除了展览之外,中运博还有很多吸引年轻观众的“小巧思”,比如专门为小朋友打造的“大明都水监之运河迷踪”密室逃脱,可以在游戏中学习运河知识。

活动报道引网友热议,千年运河再站C位

位于大运河中部的江苏段,拥有大运河全线最长的通航里程、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最广阔的覆盖地域。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打造最美丽、最精彩、最繁华的“江苏名片”,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大使命,也是推进江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此次“以河为媒——沿着大运河看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江苏段采访活动中,采访团采写的报道生动展现了大运河江苏段的历史底蕴与蓬勃新貌。“一条运河,千年文脉!”“水利奇观啊!”“我得去好好吃一顿。”相关新闻报道引发网友热议,多次登上微博同城热搜榜,千年运河再次站上C位。

大运河江苏段也给参加此次采访活动的记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张洁茹表示,“此次随着采访团一同探访了大运河江苏段的几座城市,我深深感受到,大运河不仅是一条真实的河流,更是一条活态线性的文化遗产。”

新华网记者徐琰也在采访中对运河文化和魅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作为媒体人,应该将运河沿线城市让更多人知道,来这里看看,了解这里的历史,品尝这里的美食,爱上这里的风景,同时也应该让这些城市走向世界,让五湖四海感受到它们的魅力。”

记者 张然 裴诗语 李艺蘅 / 文 施向辉 刘畅 / 摄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