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地方E声音 > 淮安 > 正文
江苏淮安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迈入“互联网+”时代
2020-11-13 17:10:00  来源:淮安新闻网

运河之水,蜿蜒流淌。千年文化,融汇传承。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部署要求,创新思路,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工作向数字化、网络化迈进,为大运河文化带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日前,记者在淮安区文广旅游局的文物监管平台看到,20多个景区景点的监控画面都集中在一个大屏上,场景可以随时进行切换。据介绍,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初步实现了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线上监测监管与管理保护,而且推进了文物巡查和执法工作的开展。

“文物监管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文物档案的数字化、文物资源的可视化、文物管理的动态化,同时也实现了文物安全整改及时化,对大运河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淮安区文保所所长金媚说。

中国漕运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座反映漕运历史的大型专题博物馆,讲解员李乐向记者示范演示了“第三只眼看博物馆”的AR智慧博物馆技术,只需要借助“云观博”APP扫描橱窗里的文物,就可以在手机屏幕上看到、听到文物的视听介绍。活泼生动的动画展示,让参观者轻松赏析文物,了解历史。据了解,目前已经有300多件文物通过AR技术录入到云观博平台中,不仅对文物是一种数字化的保护,同时也让大运河文化“活”了起来,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和推广。

“通过云观博这样一种方式,将文物永久地数字录用了起来,这也可以说是对大运河文化一个永久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漕运博物馆讲解员李乐说。

淮安区有11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2019年,我区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工程,率先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楚州十番锣鼓进行数字化录音录像保存保护。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对非遗项目的文本、实物、技艺等,进行记录保存保护。

区文化馆馆长吉凤山告诉记者:“我们正着手对淮安区市级以上31个项目、省级6个项目进行数字化的保存保护。”

走遍京杭大运河32公里长的淮安区段,一城古迹半城湖,文化遗存百余处。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强化大运河文化带的数字化、网络化保护,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拓展了新路径,扩宽了新领域,与传统保护形成互补互化、交叉融合,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大运河文化记忆与传承。(张攀江)

编辑:徒滢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