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信为徐工集团承建的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柔性数字工厂。企业供图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毛庆
开栏的话: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即日起,本报推出“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系列报道,我们的记者将走进南京的城乡基层、厂矿企业,真实记录75年来南京大地上的沧桑巨变,全景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方方面面取得的辉煌业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80%,这是一个能代表南京高新区(园)发展质效的数字。
有统计显示,南京高新区“一区15园”,集聚全市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全部新型研发机构;高技术制造业产值、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指标占全市比重均约80%。
作为一座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在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产业园区方面,围绕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学构建“一区15园”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奋勇争先的蝶变之路。
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南京高新区已成为科技人才在宁创新创业的主战场,“高”“新”气质愈加明显。
科创高地“高”在哪?
新技术力撑国产AI芯片半边天,新设备占据行业制高点
进入9月,南京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同样维持“高位”的,还有南京高新园区内,创新主体锚定高精尖的澎湃热力。
在南京新港高新园就有一家科技企业——南京后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铆足劲想要用存算一体等新的技术路径,撑起国产AI芯片的半边天。
从成果来看,这条路虽险却值得奋斗。
经过几年努力,后摩智能已接连发布了国内首款存算一体智驾芯片H30、边端大模型AI芯片M30。其中,M30能够在12W功耗下,实现最高100T的算力。这一技术能够在极低的功耗下,为AIPC、AI一体机、智能座舱、智慧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目前,后摩智能已分别与中国移动、联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截至目前,后摩智能已完成5轮融资,技术路径和市场发展前景得到了业界的充分认可。
后摩智能的创始人吴强说,在他看来,颠覆性的新兴技术,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才有赶超巨头的机会。跟国际大厂相比,后摩智能的产品性能可以提升5倍甚至更多,展现了公司在AI芯片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巨大潜力。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了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南京合信自动化有限公司等121家南京企业新上榜。好消息接二连三,合信董事长周曙君朗声介绍:“我们有两个新设备即将投产,都是行业领先水平。”
位于新港高新园的合信是国内少数对智能工厂核心单元有着完整自主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受到重工企业青睐,合作“朋友圈”包含中联重科、徐工集团、柳工、三一、中国船舶、中车、太重集团等。
周曙君介绍,两个新设备分别是合信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合作开发的基于5G技术的激光再制造移动方舱、合信自主研发的“基于激光点云技术的多机器人协同智能焊接系统”。其中,多机器人协同智能焊接系统能让笨重的机械,变得“聪明”又智能,自动实现工件识别、焊缝定位、焊接参数匹配、多机器人协同焊接,可以大幅提高船舶、钢构、港机等行业的生产效率。
再看高淳园,亦是高光频频:去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9.75亿元,同比增长289.8%;南京一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一款介入式手术机器人机械手的联合研发工作即将完成、多项中国科学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联盟合作项目正在推进。
“南京高新区不断深化改革探索,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等投入资源和力量,汇聚了优质科技企业和人才,成为城市重要创新策源地。”某位技术领域专家分析道。
园区产业凭何“新”?
细分赛道精准赋能,翘楚集聚活力迸发
芯片、智能制造、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漫步南京高新区“一区15园”,不难发现,园区主导产业堪称“新”潮澎湃且个个有“绝活”。这些行业翘楚看中园区什么?研发不易,他们又为何能埋首科研,创新成果频出?
“我们每个园区都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高校学科特色,确定了几个主导产业,再因地制宜集聚资源、培育企业、推动产学研合作,目前园区产业细分赛道、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集群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市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比如,新港高新园围绕人工智能,江宁开发区高新园主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等主导产业。
高淳园负责人孔振宇这几天正忙着和同事一起跟进一场产学研对接活动的后续,“我们刚从天津大学回来,梳理了园区300多项技术需求带过去,校方也组织了很多教授专家参与对接。初步摸排八成技术需求都对口!”孔振宇介绍,园区近几年在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原有主导产业基础上,又布局了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建设了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并出台了一系列招才爱才、支持创业、推动产学研合作的专项政策和举措,为医疗器械企业专心研发提供良好生态。目前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高值耗材、体外诊断、康复器械等三大特色细分集群。
一正医疗总经理冯勇介绍,医疗行业投入大,研发周期长,但在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园区良好的创新生态,让很多企业可以选择潜心专攻,加大科技成果创新驱动,靠一技之长成为“隐形冠军”。
“我们公司近几年研发投入占比基本维持在销售额的10%左右。此前研发的封闭式吸痰管,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冯勇说,“我们将加大投入,对重症监护领域的一次性消耗品开展科研攻关,弥补国内产业空白、降低看病就医成本。”
“活跃的创新产出离不开优质的创新生态。”吴强说,当初吸引他回国创业留在南京、留在新港高新园区,主要是看中了南京的科教优势、在集成电路企业发展的诸多优势;也看中了园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态度,让他对研发、对人才供给、对产业发展都充满了信心。
周曙君则表示,至今还记得2016年坐着新港高新园的小巴到处看厂址的画面,“当时我就觉得这个园区不错,工作人员很认真。后来入驻后的体验果然证明了我没看错。园区不仅有专门的企业网格员直接包干了企业大事小情,还经常会组织产业链企业对接交流、人才培训提升等活动,对企业发展来说助益很多。”
翘楚集聚、创新频出,也让南京高新区一路高歌,园区各项科技成果成为新的创新驱动。2023年,新港高新园实现高技术制造业产值1589亿元,高技术服务业增幅29%。高淳园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应税销售额保持20%以上增长,被列入南京市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地标规划和产业链重点园区。
未来发展如何“进”?
让创新资源充分流动共享,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望下一步,南京高新区要如何攀“高”向“新”、更进一步?
“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南京提供了方法论。
让创新资源充分流动共享,更大力度推动产学研合作,南京迈出坚实步伐。
南京润京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是南京市唯一一家具备医疗乳胶手套生产资质的企业。前段时间,企业刚刚创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却来不及放松一下就投入了一款智能双层医用手套的联合研发工作中去。
“这款智能双层医用手套有望在医疗暴露时提供预警与保护功能。顺利的话,我们希望今年年内就能够进入小试阶段。”润京乳胶相关负责人俞静已打算好投产“最快路径”,“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有很多公共服务平台,准备邀请人家提前介入,提高工作效率。”
俞静口中的平台指的是省医疗器械检验所高淳检验室、省药监局审评核查高淳工作站等“一站一室八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有了它们,基本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企业忙研发就无后顾之忧了,从检测到审批、从标识到国际交易、从消毒灭菌到废弃物处置,都可以交由平台“一站式”解决。
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管理办副主任孙惠玲介绍,这是南京医疗器械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也代表着园区下一步继续努力的方向。“我们将继续想尽一切办法,科学合理地为园区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助力产业科技创新。”
“新港高新园内有很多新研机构和技术服务平台。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引导这些创新资源流向企业、产业中去。”新港高新园创新研究院院长石云霞介绍,比如,园区已连续3年推出“智果果创新服务券”,引导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放创新资源、激励企业创新。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园区申领2万元至50万元面额的服务券,用来购买公共平台的技术开发、检验检测等各类科技服务。最后由园区定期向服务平台兑券。通过“智果果”小程序,记者看到,目前园区企业领券面额已达3760万元,用券总额为1058万元。
“平台有很多检测服务,都是我们公司用得上的,还不用掏钱。对我们这种初创公司来说,真的很友好。”南京起越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去年在园区的路演活动上获得了年度冠军,获赠一张50万元服务券。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管慧告诉记者,“当时创始人特别惊喜,这意味着我们又能多投50万元到研发上了。”
新港高新园党委专职副书记张萍表示,接下来,园区将继续深化“智果果创新服务券”“企服网格员+专项辅导员”“等你来路演”等机制,优化创新生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产业链创新主体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微生态,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南京近日发布《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鼓励产业园区联合推进科技成果“沿途下蛋、持续转化”,持续激发高新园区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以高新园区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促发展,南京正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