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地方E声音 > 苏州 > 正文
“苏州制造”品牌全力打响
2021-01-04 14:09:00  来源:苏州日报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各行业正加速向数字化转型,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

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近年来,苏州大力推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苏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剑峰介绍,“苏州制造”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苏州打造“永远在线”城市的重要支撑力量。面对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苏州如何在全国众多城市中“做出特色”?答案在工业,在实体,在制造业的主动转型!

培育“头雁”打造“雁阵”,领飞苏州数字经济

2021年元旦前夕,苏州市工信局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落实苏州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部署要求,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思路,深入研究2021年重点工作。会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成了最热的关键词。

与此同时,一场“头雁”工程正在开展。苏州市工信局公示了2020年苏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头雁”企业名单,共52家企业入围,包括30家头雁企业和22家头雁培育企业。其中,人工智能领域,5家头雁企业和4家头雁培育企业;大数据云计算领域,9家头雁企业和6家头雁培育企业;工业软件领域,4家头雁企业和4家头雁培育企业;通用软件领域,10家头雁企业和6家头雁培育企业;区块链领域,2家头雁企业和2家头雁培育企业。

“‘头雁’企业”评选,累计吸引超过250家企业申报,为打造“雁阵”做实做强产业链、推动苏州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合苏州产业优势,本次“头雁”评选重点瞄准工业软件、平台软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六大数字产业化领域,选拔一批专业技术能力强、发展成长性良好的骨干企业,带动细分领域规模化发展。

“头雁”企业领衔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集成解决方案。记者走进头雁企业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目前,新点软件面向国家部委、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型集团企业及相关行业单位承建各类项目累计超5000个,服务数千家政府部门用户、8万余家企业用户。

苏州市工信局精心培育“头雁”、打造“雁阵”,是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先试先行空间。苏州市工信局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处处长卢剑荣说,“头雁”企业既是标杆和表率,又是数字经济产业链纵深拓展的关键,更是产业发展从平面链条向立体应用发展的动力。“通过评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头雁’,我们要把真正的‘行业翘楚’找出来,带领整个雁阵‘乘风翱翔、搏击长空’。”

工业互联网看苏州,智能制造形成苏州方案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之一,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5G、集成电路、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产品及服务,代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最新成果。

如何全力打响“苏州制造”品牌?苏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剑峰认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与打造智能制造“苏州方案”和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是一脉相承的。要着力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设立专项贴息奖励资金,加大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力度,加强内外资企业交流互动,推动更多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落户苏州,加快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他介绍,三年内的目标是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具体来说,2021年,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5000个,到2023年,完成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全覆盖(1万家左右)。2021年项目主要包括智能制造诊断服务项目(640个)、智能化数字化改造项目(2000个)、企业上云项目(1000个)、示范标杆项目(360个)、智能制造基础管理能力提升项目(1000个)等。

智能制造“苏州方案”,是围绕“六个一”打造。通过出台一组政策,支撑产业发展;建设一个中心,集聚服务资源;开展一系列诊断,推动智能改造;打造一批基地,培育智造人才;组建一个联盟,营造产业生态;探索一套评价体系,衡量智造水平,构建形成智能制造“苏州方案”,系统化打造企业智能化改造的生态体系。

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重在“三足鼎立”。苏州市工信局聚焦“网络基础、平台核心、安全保障”三方面发力,加快部署5G、IPv6等新型网络,改造升级企业内外网络;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完善标识解析体系,深化细分行业应用;加强安全技术产品创新,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推动苏州工业互联网发展“快一拍、深一步”。

4年来,全市1070家企业获得免费提供的智能车间(工厂)诊断服务,带动了92.5%的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企业年均技改投入提高了17.2%,智能装备投入提高了13.3%,软件投入提高了30.7%,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让企业得到了实惠。

目前,全市累计获得国家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6个,省级智能工厂11个、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6个。各级各类示范成为引领苏州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

道理讲千遍,不如示范企业看一遍。苏州503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中,76%的车间建成后减少用工人数10%以上,80%的车间建成后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以上,75%的车间建成后产品合格率达到97%以上。2019年昆山好孩子集团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就实现了30%的高增长。

苏州注重在全国范围遴选优秀服务商,为企业提供驻厂诊断。分行业、分环节帮助中小企业采集生产数据,实现可视化,辅助管理决策。多方合力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态体系。

接下来,苏州市工信局立足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围绕诊断引领、示范带动、培育扶持、应用赋能、创新突破、顾问支撑、网络保障七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2021年,建成20个省、市级示范智能工厂,300个省、市级示范智能车间,推广应用10000台工业机器人。强化工业互联网在十大产业集群的应用,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021年,创建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企业(平台和标杆工厂)15个,面向行业、面向社会,提供专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服务。

芯片与工业软件“软硬兼施”,双轮驱动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与数字化发展,集成电路起着关键作用。在新冠疫情和复杂外部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下,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以“强链、补链、延链”为目标,呈现逆势上扬态势。据苏州市工信局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67.74亿元,同比增长20.9%,逆势上扬。

毋庸讳言,我国芯片领域存在“卡脖子”的问题,但“攻芯战”中,苏州集成电路产业的身影一直是活跃的。

记者了解到,苏州集成电路产业得以“逆势上扬”,优势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完整,产品主要分布在消费电子、信息安全、通信领域,部分企业加快拓展应用领域。苏州全市从事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企业约220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占全省25%、全国7%,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智能硬件及物联网芯片、网络通信芯片、存储及信息安全芯片等领域。

创新效应凸显,苏州集成电路产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时机,全市龙头骨干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磐启微电子、纳芯微等企业创新应用斩获国际国内大奖,美思迪赛、南大光电、思瑞浦、英诺迅等企业创新产品、项目不断面世。

机遇当前,苏州市工信局进一步激发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动力,将采取五项主要举措,分别是优化政策、打造生态、做优平台、创新载体和打响品牌。其中,创新载体是关键之举,苏州将“定制化”送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大礼包”,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围绕载体建设、重大项目引进、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培育、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出台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筹备组建集成电路产业联盟,集聚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高校、行业组织、投融资机构等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等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而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软件产业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核心支撑。长期以来,苏州着力推进软件产业发展,促进软件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苏州自2012年起申请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历经多年努力,2019年3月,工信部正式授予苏州市“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肯定了苏州软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苏州成为全国第一家成功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的地级市。

苏州成功创建中国软件特色名城,这个“特色”就是工业软件。苏州是制造业强市,与工业软件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苏州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为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发展环境。

苏州在工业软件领域成绩显著,从体量上看,2019苏州工业软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含嵌入式),占华东地区的近1/3。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发展,苏州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前沿领域形成了先发优势,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产业规模分别达680亿元、1100亿元。

5G产业当先锋,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

2021年刚开年,喜讯就传来了。苏州市5G基站数量全省第一,已累计建成17500个。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在工业领域的伟大变革,而5G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前提。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苏州全市在2020年新增5G基站12039个,累计建成17500个(均指宏基站),均位列江苏全省第一。2021年将以争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为目标,持续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计划至年底建成5G基站2.7万个,实现全市各板块中心城区、各镇(街道)建成区和各开发区等工业集中区5G网络全覆盖。

作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苏州市在5G基站建设方面起步早、力度大,已于2020年9月份提前完成江苏省定的年底建成9269个5G基站的任务,5G网络应用工作同步推进,签约启动5G融合应用620个,涉及4大通用领域和9大重点行业,其中38个项目获评省级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案例,5G建设发展水平省内领先。

苏州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州市5G网络设施空间布局规划》,为5G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苏州市政府多次召开5G建设专题座谈会、专项协调会和现场推进会,组建了市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的5G建设联席会议,明确了政府各相关部门工作任务和责任人,整体推进5G建设发展工作。市工信局统筹梳理5G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清单销号”重点解决建设“难点”和“堵点”,在网络覆盖、网络质量等多方面始终走在全省前列,为5G融合应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苏州发布了“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十大创新平台、十大最佳实践名单,苏州市5G建设热力图和工业互联网学习交流精品路线。

苏州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全国首批7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体验中心项目之一。记者在该中心发现,这里汇集了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浓缩了优良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圈。众多制造业企业慕名而来,在“取经”的同时获得指导,主动“上云”,降本增效,开展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应用。

为推动5G和工业互联网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苏州成立本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与5G产业联盟合为一体,拥有会员近500家,在各细分领域推动5G产业和工业互联网深入发展,发布了5G 工业互联网优秀应用案例,广泛参与大型工业互联网相关活动,打造“政、产、学、研、金、用”各领域单位和企业深度参与、协同推进的生态体系,已经成为我国具有活跃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载体。

展望前景,蔡剑峰说:“工业互联网看苏州是全市勇于投身产业平台竞争、应用竞争、服务竞争的一次自我挑战。苏州的目标是,到2022年,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苏报记者张帅)

编辑:徒滢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