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要闻 > 正文
科技感拉满,不愧是你!
2022-02-21 10:56:00  来源:人民网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了巨大动力。科技创新,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前进道路上嘹亮的号角。

在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联合指导下,人民网人民体育推出大型科普融媒体节目《人民冰雪·冰雪科技谈》,以“中国冰雪运动的科技创新之路”为主题,主要围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的创新成果,从办赛、参赛、观赛、安全保障和综合示范五个维度,全面展现开展现代冰雪运动所必备的科技支撑力量,展示我国冰雪科技领域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普及最前沿的冰雪科技知识、记录“科技冬奥”的精彩,讲述中国冰雪运动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新时代故事,留下“科技冬奥”全景式融媒体历史档案。

 

冬奥历史上首次应用

百米级气象预报技术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近20年来首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背景下举办的冬奥赛事,气象服务如何做好?据介绍,此次冬奥首次应用百米级气象预报技术,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手段,实现了对赛区气象的精准预报。

科研人员在延庆赛区现场观测气象数据。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供图


冬奥火炬

零下40摄氏度不熄灭

手持火炬关键技术系统项目的主要研发人员韩宗捷介绍,火炬采用氢燃料,火炬内置燃烧系统是一套氢燃料火炬燃烧系统。燃烧系统包含三部分:高压储氢容器、大减压比供氢系统以及氢燃烧装置。火炬耐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抗风、抗雨雪。

冬奥火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用航天材料

打造国产高性能雪车

冬奥会雪车项目中,雪车速度能达到160公里/小时,这要求碳纤维雪车需低风阻、高可靠、可操控。我国首台碳纤维雪车结合航天风洞实验和结构设计技术,实现气动优化,比国际同类产品风阻系数降低8%。

国产碳纤维雪车。北京化工大学供图

 

冬奥战服体感零下30摄氏度

仍可正常训练

北京冬奥会的冰雪高性能服装采用新的纳米级“仿鹅绒”仿生材料设计制作,吸湿后的保暖力依然很优秀,并通过主动积极保暖技术,有效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可在室温零下20摄氏度、体感零下30摄氏度的情况下,保持正常有序的训练。

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供图

项目组团队进行设计和研发工作。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供图

 

冰壶比赛要求

冰面变化小于0.1毫米

冰壶比赛对冰的品质要求极高,冰面上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对冰壶的运动产生影响,冰面变化要在0.1毫米以下。“水立方”化身“冰立方”,应用了装配式快速拆装和调平动态监测技术,20天内即完成“由水到冰”的场地转换,实现冰面毫米级高精度测量。这是世界首个可快速拆装的水冰转换场地和智能化奥运场馆。

“冰立方”比赛现场。国家游泳中心供图

 

5G技术

为无人驾驶“护航”

安全是影响无人驾驶技术发展和推广最重要的因素。这次科技冬奥项目中,在首钢园区采取了多种技术验证L4级别无人驾驶的安全问题。

基于5G,可以实现10毫秒以下车端和云端的交互,低时延能够使车辆快速做出反应,保证车辆安全。其中,采用的5G智能车联网系统,可以支持4种以上车辆在冬奥场景下实现10种示范场景。通过一套平台、两套网络,可以支撑小汽车、巴士、物流车、零售车进行无人接驳、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业务。

科技冬奥重点专项研发的L4级智能汽车。清华大学供图

 

98%准确率

智能方舱成“应急大夫”

如果运动员有冻伤和颌面创伤,从受伤到把运动员直接转运到移动平台,到伤情的基本判断,再到救治方案的基本建立,全部步骤只需要10分钟就可完成。研发团队的“移动智能方舱”为运动员拍摄CT,两分钟以内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判断出是否有骨折,准确率可以达到98%。

人工智能诊疗平台的操作舱。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供图

从冰雪场馆到运动装备,从交通出行到疫情防控,此次北京冬奥会实现了212项技术的落地应用,其中33项为首次使用。这些科技也不仅是奥运专享,未来也将走进你我的日常,对后奥运时代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