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安徽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
优化消费环境,稳住传统领域消费
为期2个月!从7月15日开始,到9月15日结束,黄山市分6个批次发放消费券,发放种类主要包括商超零售、住宿、餐饮、汽车销售四大类。商超零售消费券(200元减50元)每批次2万张、住宿消费券(200元减40元)每批次5000张、餐饮消费券(200元减50元)每批次2万张、汽车零售消费券(3000元)每批次100张。 “本次发放的消费券采取先到先得模式,线上抢券线下消费,市民和游客领券成功后可到全市指定的活动商户使用消费券抵扣消费。”黄山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这既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具体行动,也是通过消费回暖带动供给侧复苏,推动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的有力举措。
餐饮券、超市券、乡村旅游券、汽车专项补贴……新冠肺炎疫情对消费造成较大冲击,发放消费券已然成为各地激活消费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工具。 “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是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的关键举措。特别在当前国外疫情加速蔓延情况下,非常有必要集中精力扩大国内消费、培育强大国内市场。 ”省发展改革委就业消费处处长陈磊认为,汽车、住房、餐饮、零售等领域消费比重大,要稳定以传统领域消费推动重点领域消费的快速恢复和增长。提振汽车消费,鼓励个人消费者购置新能源和本地产汽车,对新购小排量汽车、报废更新老旧汽车、网约车批量采购新能源汽车等给予补助。保障合理住房需求,发展长期租赁市场,完善住房租赁信息服务平台。鼓励餐饮企业转型发展,促进零售业发展,支持零售业发展直购、分销、拼团等社群营销模式。
在各项促消费政策作用下,5月份,全省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474.3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上月加快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0.7个百分点。
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在蚌埠二中,从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到试卷批改、错题订正,都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介入。 “就拿改卷子来说,智能阅卷功能可以对英语作文、短文改错、填空等题型实现自动评阅判分,将老师的工作量减少九成以上。而在过去,一个老师带几十上百个学生,阅完这些主观题起码要几个小时。 ”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优化市场供给、推进文旅消费、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加快构建智能消费体系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五个方面推出19条举措,以促进国内消费。
以线上经济为代表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这次疫情中展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激发消费新动能,既要稳住传统领域消费,又要培育升级新型消费,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要准确把握疫情对消费趋势的长远影响,引导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 ”陈磊认为,一方面要挖掘“宅经济”发展潜力,加大线上零售、在线教育、网络培训、居家办公等功能性服务平台的培育力度,带动无接触配送、云办公、云课堂等新业态加速发展,支持实体商超、餐饮企业发展“蔬菜定制包”“生活用品定制包”“中央厨房+线下配送”等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要支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引导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加快电商化、数字化改造,加快发展服务型机器人、无人超市、AR试衣等新场景,向生鲜电商、无人零售、在线教育、远程办公、远程医疗、数字娱乐等领域拓展发展。同时推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数字阅读等新业态,不断集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提升消费能力,推动农村消费升级
“前6个月,合肥高新区城镇新增就业约2.1万人,同比小幅下降,重点企业复工运转基本正常,岗位供求关系在数量上趋于平稳,大规模失业风险较低,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合肥市高新区人事局相关负责人日前说,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高新区确保重点企业用工,建立复工企业“包保”制度,推广优化线上招聘服务,强化援企稳岗政策支持,拨付120家企业疫情期间就业奖补资金438.3万元,受理一次性稳定就业补贴280家,发放补贴7019.8万元。大力开展“互联网+”技能培训,累计开展技能培训178班次,培训学员8605人次,涉及软件工程师、电工、面点师和餐厅服务员等20多个工种。
居民消费离不开收入,稳业增收是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前提。“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培育战略,以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人员、小微创业者等增收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群体为重点,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推行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不断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陈磊认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稳保居民就业。
以岳西为例,自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以来,该县扎实推进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民生工程,到目前,全县共有省级认定年网络销售额超1000万元农村电商企业6家,年网络销售额超100万元农村电商品牌19个。
农村市场有着庞大消费人群和消费潜力,是潜在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农村消费既是短板,更是潜力。 ”陈磊认为,要大力推进农村基本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鼓励乡村电商服务网点与实体商业网点融合发展,实现农村电商物流全覆盖。提升农村消费服务能力,建立健全住宿餐饮等乡村旅游服务标准,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发布推介活动。同时持续净化农村消费环境,推动农村连锁化、品牌化便利店加快布局,联合实施“美丽乡村放心消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