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长三角网信 > 上海网信 > 正文
上海“一网通办”入选联合国电子政务经验案例
2020-07-15 18:02:00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7月15日报道:当地时间7月10日,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2020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全球排名第45位,较此前一次排名提升20位,首次进入“政务发展指数非常高”国家组。同时发布的“地方在线服务指数”显示,上海位列全球各大城市第9,正在推行的“一网通办”还被作为经典案例写入报告。

 

在这份长达百页、被公认为全球电子政务领域权威性最高的报告中,上海作为被选中的代表中国受评的城市,在“技术”评价项与纽约、伦敦、首尔等城市并列第二,在“内容”项排名第12,在“服务”项排名第10,在“参与度”项排名第15。联合国的电子政务“成绩单”是如何给出的?上海“一网通办”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亮点?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向?

 

日前,本次联合国电子政务评估报告专家组成成员之一,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接受记者采访。郑磊教授自2017年进入该专家组,先后参与了2018年、2020年期届联合国电子政务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郑磊告诉记者,上海线上线下全打通的独特政务服务方案,是入选经典案例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为经整理的对话内容—— 

:郑教授,请介绍下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的测评背景和大致情况,以及您在其中担任的工作。

郑磊: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从2001年就已开启,至今近20年。这份报告是针对联合国193个成员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情况进行测评和排名,目前每两年发布一次。一般而言,自第一年下半年开始,专家组会陆续到各国地区实地采集相关数据,然后是分析和撰写报告,次年出评估结果,前后约1年左右时间。我于2017年加入到专家组,参与了2018和2020年两期报告的相关标准制定、实地调查、评审等工作。

问:上海“一网通办”作为经典案例写入今年的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专家组的评选依据是什么?

郑磊:如果你关注报告前些年的排名情况就会发现,像丹麦、新加坡等小国家通常很容易位居前列,大国家反而拿不到“高分”。其实,这与大国家自身特点、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以及评分体系的设置等都有关。专家组考虑到这一情况,2018年起,在排名的同时,首次推出了城市层面的案例评估,选取五大洲的40个城市作为试点。2020年试点进一步推开,评估范围扩大到100个城市,目的是把做得比较好的城市案例向世界推广公开,共享经验。

这次中国共有3个城市案例被选入报告。除上海外,还有北京的残疾人服务以及杭州的交通管理。其中,上海“一网通办”写入的是报告第六章中,介绍的篇幅用了整整一页报告纸,也是3个案例中占比最大的。

第六章的主题是“走向以数据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即以数据为评价标准。上海案例的介绍是以大数据中心的成立为切入点,通过这个专门设立的机构,打通数据共享、基于共享提供的“一网通办”服务。专家组考察上海时,一是发现这个案例非常契合以数据为中心的主题;第二点,通过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上海“一网通办”是一个独特的线上线下全打通的政务服务方案,这也是入选经典案例的一个重要原因。

:线上线下全打通的政务服务模式与其他国家城市有何不同?

郑磊:目前,发达国家主推的政务服务是全程在线,这当然很好。但世界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由于数字鸿沟,政务服务主要在线下。上海案例的特别之处在于,2400万人口中,既有数字化能力非常强的人群,也有一些老年人和相对弱势群体,人口差异非常大。对此,上海推广了线下与线上打通的政务服务模式,而并没有忽视弱势群体。

联合国专家组认为,这个案例同时照顾到了两种人群,具有向世界推广的典型性。专家组当时来上海实地考察,认为上海线上与发达地区做得一样,恰恰是到了线下去看时觉得很有意思。我印象比较深的一次考察,是专家组前往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当时,该中心推行手机拿号办事,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个便民亮点,但是,专家组却提了另一个问题——办事人如果没有手机该怎么办?当然,我们线下咨询台是同步支持领号排队的,专家组也确实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在咨询台服务办事者。

:从您的角度看,上海电子政务的发展应该与国际上的哪个城市对标比较合适?

郑磊:上海这个城市本身体量很大,而且人群结构相对复杂,国际上相同特征的城市中,包括像巴西、印度的城市也都拥有大量人口和多样化的人群,同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相比,上海肯定是做得最好的。而把上海同伦敦、纽约这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放在一起比较,这些城市的人口数量、人群结构等都与上海存在很大差异,硬性比较存在困难。

从技术角度看,一个几百万人口的国家要把排名做上去是很容易的。联合国在评估中也特别强调,不能用一个尺子去衡量所有的事,专家组中也有很多人反对排名,强调城市发展的百花齐放。英语中有一句话叫“苹果跟橘子没法比”。我认为,对于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型城市,不应直接与巴黎或者跟北欧国家比,不能说谁一定是最好的模式,因为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合适的模式。 上海的政府服务发展至今,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向是很准确的,上海的特点实际上也反映在了此次案例评比的标题中。

:您觉得上海的政务服务未来可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高?

郑磊:上海今年针对“一网通办”的工作,提出从“能办”到“好办”的目标理念。我觉得好做到“好办”的服务体验,一是要把数据共享、数据融合的水平提高。后台数据打通后,更多的政务服务可以上线,这其中就有很多可以提升空间。

第二,我还想强调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概念。一个国家再发达,总有相对弱势群体的存在。在线办事很方便,但不能成为强制性选项,在线下方面,可以提升办事点的密度,让线下办事体验像进便利店一样。尤其对于一些简单的事项,如果有就近的办事点,直接咨询办理有时候可能比线上更受欢迎。我认为,类似这种具有温度感的服务,上海还可以继续推进,把线下密度做大,服务体验做好,同时,提升线上办事的效率。

另外,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电子政务在服务内容和互动方面也有较大进步空间。前两年,上海“一网通办“主要聚焦信息服务,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增强互动参与,而且从我的观察来看,上海市民一直对参与城市建设抱有很大的热情。

站在联合国的视角,一直都担心电子政务会让贫富差距变得更大。数字政府的建设不能只是一路往前奔,也忘了弱势群体。联合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特别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他们有一个理念,叫“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事实上,上海在政务服务中一直在强调“温度”,包括最近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里面也提到了温度感,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上海“一网通办”未来应始终坚持的发展方向。

编辑:韩震霞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