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举行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张家港分会场,总规模达4.5亿元的“人才一号母基金”二期宣布成立,张家港市人才企业上市“攀峰计划2.0版”发布,6大院士团队项目与人才基金合作签约,13位高层次青年人才与17家重点人才企业结对携手……活动亮点纷呈,可见张家港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面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考题,张家港坚持把吸引留住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石,以合作共赢为导向、以金融支持为路径,打造“第一资源”的“凤栖之地”,厚植“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推动产才城深度融合发展,让人才从一见倾心到再见归心,为港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以投带引”打造人才创新创业“梦工厂”
以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以前沿技术催生新业态、新产业、新动能,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路径。如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张家港给出“以投带引”的解题思路。
2022年张家港市推出总规模15亿元的“人才一号母基金”,首期规模2.5亿元。作为抢抓第一资源的“天使投资”,两年来“母基金”全方位撬动资本力量,布局新赛道、力促产业创新集群建设,设立力合优选、杏泽资本、致源资本、盘古创富等5只细分领域子基金,“以投带引”推动7家人才企业加速落地,真正做到投出速度、投出精度、投出贡献度。
清研新材是一家专注于功能性纳米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科技型初创企业,受制于资金短缺,公司产品一直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2023年,公司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晓昊通过苏州·张家港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与港城结缘,顺利获得张家港“人才一号母基金”的1000万元投资,并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000万元。
突破了资金瓶颈,清研新材的产业化之路越走越快。去年6月签约落户,今年5月公司在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扬子江低碳产业园内的生产基地便顺利投产。“目前产能已经从中试阶段的40吨提高到500吨,企业订单也突破2000万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张晓昊说,张家港人才基金的注入,大大加快了企业实现规模化量产的进程,更助力企业完善市场布局,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公司估值一跃达到2.1亿元,让清研新材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无独有偶。专注于智能仓储系统研发设计的江苏智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通过张家港科创基金“以投带引”、直接认定等集成人才政策,获得3500万元投资后决定在张家港高新区(塘桥镇)安家落户。2023年,该公司实现销售1.1亿元,先后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等。
人才的“创造力”加上资本的“撬动力”,铸造了港城特有的城市竞争力。截至目前,张家港“人才一号母基金”及其子基金已参与投资41个项目,拟投资项目25个,涵盖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半导体等多个产业领域。其中,获评江苏省“双创计划”3个、苏州市“姑苏计划”3个、张家港市领军计划6个。
“一掷千金”引人才,“一诺千金”尽其才,“以投带引”给足优秀人才在港城创新创业“安全感”。
如今,张家港趁热打铁,成立“人才一号母基金”二期项目,基金规模达4.5亿元,并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专注“投人才、投引进”,兼顾“投早投小”,助力各方英才在港城大地成就创业梦想。
“构建人才、资金、产业畅通的生态圈,让资金顺利‘牵手’好项目,让优质人才项目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港城创新质态全面升级。”张家港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攀峰计划”搭建人才企业上市高速路
在苏州锴威特半导体有限公司实验室的测试中,新研发的碳化硅半导体芯片作为第三代半导体的先导产品,可以将电能转化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到8%,同时减少散热、降低能耗、节省成本,可广泛应用于高端工业和新能源领域。
“如果没有张家港市‘攀峰计划’的大力支持,锴威特不可能走到今天。”谈起公司从最初的4人科研团队发展到去年8月成功登陆科创板,公司总裁丁国华感慨万千。
2021年,张家港市出台《关于助推人才企业上市“攀峰计划”行动实施方案》,打造宽领域、多层次、有后劲、活力强的企业上市后备梯队,通过市场资源持续整合导入、发展要素持续集中支持、服务保障持续提升优化,可在研发、金融、引才、上市募资等方面给予人才企业全方位集成支持。
与此同时,针对初创期人才企业“轻资产、高科技”特点,张家港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推出“信贷+投资”双轮驱动的金融服务,为科技人才企业量身定制金融信贷产品,同时举办投融资路演活动,搭建企业与投融资机构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为企业对接资本、业务资源,实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攀峰计划”实施3年来,已成功推动富淼科技、锴威特半导体等5家人才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巧借资本力量,引入金融活水,助力人才企业勇攀高,此次发布的“攀峰计划2.0版”带来更多期待——
加大银行授信金额,支持合作银行开发专属信用贷款产品,给予入库企业最高1.5亿元信用贷款;拓宽金融资源覆盖,简化“人才贷”等特色金融产品审批流程,促进金融资源与攀峰企业融资需求高效对接;支持科创研发投入,给予最高300万元研发投入补贴和最高50万元成果转化补贴,强化技术研发能力;降低引才育才成本,给予入库企业最高50万元/年的全职引才补贴、100万元/年的柔性引才补贴,支持企业开展飞地引才、设立海外引才工作站……张家港以“真金”换“真心”,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一企一策”给予人才企业精准支持,巧用资本链、激活创新链、赋能产业链,助力更多“千里马”驰骋资本赛道,跑出创新转型加速度。
靶向攻关解码科技创新“方程式”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张家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以人才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加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落地,加速培育创新发展新的增长极。
去年下半年,国际冶金行业顶级专家米勒库古洛夫·阿列克谢进入张家港永卓控股旗下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围绕数字钢厂建设展开技术攻关,由他牵头开发的钢铁精炼数字化平台已在永卓今年新投产的“新一钢”上线应用。
思萃熔接技术研究所研发部负责人李世健介绍,已上线的精炼数字系统以提高钢水冶金质量为导向,通过融合冶金机理、专家思想和大数据预报模型,将工艺设计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同时显著提升了钢水精炼过程化学成分和温度控制的稳定性。
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张家港分会场活动现场,张家港人才基金与米勒库古洛夫·阿列克谢等6个国内外科技创新顶尖院士团队签订合作意向。张家港将按照顶尖项目“意向优先达成、政策优先保障、投资优先倾斜”的原则,强化科技创新源头资金供给,助力院士团队在气处理技术、微生物代谢等“卡脖子”领域靶向攻关,为国家科技创新贡献“港城力量”。
“有了人才基金助力,我们对钢铁全流程数字孪生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加速推进更加充满信心。”米勒库古洛夫·阿列克谢说,希望构建起基于数据自动流动的状态预测、实时分析、科学决策与精准执行的闭环赋能体系,加速推动中国钢铁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变成生产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张家港把解决企业、高校院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作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桎梏的先手棋,通过科技镇长团、科技成果转化直通车等措施,引导企业家走进实验室、专家教授走进车间,搭建起企业直接沟通高校院所的桥梁。截至目前,117名科技镇长团成员在张家港接续奋斗,推荐各类人才超过800名,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480项。
今年,张家港市还成立人才引育专业委员会,探索“新质生产力+资本+产业+人才”融合新路径,架起“投资大咖、产业集群、评审专家”合作桥梁,汇聚高端智力参与港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规划、提供项目产业化发展指导、导入金融资本力量、研判关键核心技术、辅导上级人才计划申报,不断为港城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势能。
此外,张家港还深入开展校地合作,聘请高校引才推荐官,聚焦学校优势专业和地方特色产业,请来技术支持、项目推荐、人才引育“军师团”;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省内20所高校结成“校地人才战略合作联盟”,助力更多青年人才在港城就业安居;推动9位高层次青年人才与港城本土企业结对合作,引领科技自主创新,加速高精尖技术转化落地,擦出产业革新的亮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