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信网 > 地方E声音 > 扬州 > 正文
从凭券买菜到智慧购物 小菜篮拎出时代感
2024-09-06 10:34:00  来源:扬州日报

通讯员 广组萱 周璇 记者 刘峰生 余佳

菜场藏着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也是城市记忆的重要一环。方圈门菜场曾经是扬州城区最早的菜场之一,也是计划经济时代城区的八大菜场之一,当时的菜场是什么摸样?在扬州民间收藏家张玉顺的牵线下,记者走访了19岁上班、27岁担任场长的方圈门菜场原场长尤矢明,听他讲述当年菜场的“烟火味道”。未来,升级焕新后的方圈门菜场将变身“潮牌市集”,为居民提供左手“烟火气”、右手“智能范”新体验。

【当年的菜场时光】

简易棚下做生意,农民板车来送菜

1974年10月,家住螺丝结顶的尤矢明走进方圈门菜场上班,成为该菜场首批两名高中生之一。刚上班时,他跟着菜场老会计学记账,8年后担任菜场场长。

“当年的方圈门菜场设在简易大棚下,顶上是芦席加油毛毡,以毛竹、木柱等支撑,泥巴墙挡风。”尤矢明介绍,菜场下设蔬菜组、豆食组、南北货组、盆菜组等,另外,还有两家公司在菜场经营,水产公司负责水产;食品公司负责肉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区菜场经营的蔬菜全部由蔬菜公司设立的4个联络站,与城外农村生产队建立购销渠道,分季节、分时间签订合同。每天上午,菜场通过电话,将下午及第二天需要的蔬菜品种与分量上报后,联络站通知到生产队,农民用板车将所需蔬菜送到菜场。

“土豆、茨菰、芋头等,本地不种植或种植量小,蔬菜公司就专门从外地运来。”尤矢明介绍,宝应的茨菰、兴化的芋头,甚至甘肃天水的土豆,基本上是用船运到渡江桥、荷花池等地,再分配到各菜场出售。

方圈门菜场职工分上午、下午两班,上午一般5点上班,最早的凌晨三四点就要到位于埂子街的豆制品厂拉豆腐、干子等,因此,上午班有0.1元早餐费(当时一碗面8分钱),月底单独造表发放。

【曾经的买菜记忆】

居民小菜篮子排队,紧缺时凭券供应

菜场还没开门,就有人放小菜篮子排队,人回家做家务,等菜场一开门,再来买菜。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方圈门菜场的风景。

“计划经济时代,城市居民购买商品基本上都要凭券(票),菜场里只有蔬菜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凭券(票),但遇到自然灾害或运送受阻等特殊情况,就要凭《蔬菜供应卡》或使用备用券了。”尤矢明介绍,菜场一般会在醒目位置张贴通知,注明买啥菜使用几号券,遇到不识字的居民,干脆将家里的券一起带着,由营业员来选择剪下。

那时,肉肯定是要凭肉券的,但也有例外,方圈门菜场盆菜组卖的盆菜里有肉,不需要券。

张玉顺收藏了一本陈姓居民的《蔬菜供应卡》,上面注明供应点为方圈门,1981年11月页面上被划掉了12处。张玉顺还收藏了户用券(家庭备用券)、集体备用券以及肉、豆食、副食品券组券,印证了尤矢明的回忆。

【未来的“潮牌市集”】

左手“烟火气”,右手“智能范”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农民将田里多余的蔬菜,运到菜场周边、街头巷尾摆地摊出售,五六年后蔚然成风。城里的国有菜场顺应变化,进行改革,将流动菜贩引进菜场经营,居民的菜篮子因此拎得轻松起来。”尤矢明说。

尤矢明做了10多年方圈门菜场场长,退休后当起了顾客,每次买菜,他都关注着菜场的点滴变化。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方圈门菜场成为中心城区首批提档升级的农贸市场之一,经全新规划设计,将被打造成具备“精致烟火气,网红文旅范”的生活市集。对此,尤矢明开心地说:“老菜场要发生大变化了。”

项目建设方介绍,从传统菜市场到现代化市集,全新的方圈门市集将结合周边文化与亮点,引进彰显地方特色的新业态,使市民和游客在深度感受市井烟火气息的同时,沉浸式体验老扬州文化的魅力。另外还将设立专门的社区邻里服务中心、休息区、食品安全检测室等,在充分满足市民购物需求的同时,积极提供多元和贴心的便民生活服务。

尤矢明说,“老牌菜场”变身“潮牌市集”,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方圈门市集,将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市场环境,值得期待。

编辑:夏禹玮
版权所有:中共江苏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号:苏ICP备20035922号
技术支持:中国江苏网